曾经的摇滚之光窦唯,如今在北京胡同里遛弯儿。
骑自行车吃炸酱面,在地铁上打盹,后海边一呆就是一天。
人们嘲笑他说这个老头落魄不堪。
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?
人潮人海起如果说是崔健让中国人知道了摇滚,那么窦唯就是让中国摇滚达到巅峰的那一个。
少年的窦唯受父亲影响,与音乐结缘。
六岁那年已经能吹得一手好笛子,独立完成一首音乐,街坊无不称赞。
本是吹笛子的孩子,后来成为了摇滚之光,听起来很不可思议,格外别扭。
摇滚嘛,吉他、贝斯、架子鼓,一吹笛子的和摇滚应该是半点不搭边才对。
原来是因为在他中学时,父母离异,这也导致他变得叛逆。
刚好这时候,英国威猛乐队来中国演出。
票价被黄牛炒的火热,连翻数倍,仍然座无虚席。
此前的中国人哪里听过这种音乐,那天工体内尽是金属炸裂。
那天崔健也在场,有人说崔健是中国摇滚的领头人,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。
威猛乐队的燥热点燃了崔健心中的烈焰,第二年,他站上了舞台:
“我要给你我的追求,还有我的自由”
这一次,他开创了中国的摇滚时代。
而1985那场威猛乐队演出现场,窦唯也在台下。
十六岁,正是离经叛道之时,加上父母离异,窦唯十分叛逆。
听到这样与众不同的音乐,他的心也火热起来。
他迷上了摇滚,于是他开始学习,可当时的中国哪来那么多摇滚乐。
于是他暗自想道:既然没有那么多,那就自己创造。
经过不断学习,后来他进入了北京青年轻音乐团。
拿起吉他就唱,和其他成员一起走穴跑场。
虽然那时名气不大,可每次演唱也能挣个一百多元,那可是在1987年。
在这段时间里,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再加上他满身才华,慢慢的名声传播了起来。
他用跑场子的收入,买牛仔衣和耐克鞋,年轻帅气又打扮时髦,很是引人注目。
很快,他迎来了第一次机会。
1987年的一天,崔健和派乐队在北京化工学院演出,现场十分火热。
窦唯在台下看得入迷,按捺不住想上台展示一番。
于是他真的上去了,唱了一首威猛乐队的歌。
观众发现不认识这个年轻人,但是唱的还真不赖。
机会也就在这里,台下的观众里有一位重量级人物——郭传林。
听到窦唯的歌声,郭传林眼睛亮了“嘿,这不就是我要找的主唱么!”
郭传林,黑豹乐队的创始人,在那时的摇滚圈里可谓是举足轻重。
可那时的黑豹乐队却因为主唱退出无人接替而发愁。
此时恰好窦唯出现了,于是两人一拍即合。
黑豹以为自己只是找了个主唱,没想到这位主唱让他们吃了一辈子“低保”。
1991年,一张专辑《黑豹》发行,瞬间引爆了整个摇滚圈。
一首《无地自容》,全民听摇滚的时代到来。
“人潮人海中,有你有我。”
窦唯的声音传遍大江南北,这时候的黑豹乐队风头无两。
一张专辑正版销量便是150万张,据说盗版数量是正版的20倍。
人潮人海起,摇滚之光现。
黑色的梦可是说是窦唯成就了黑豹,那时候的黑豹乐队势头凶猛,锐不可当。
那时候22岁的窦唯已经登上了中国摇滚的高峰。
人们津津乐道,郭传林发现了千里马,两相成就谱写一段佳话。
然而就在这时窦唯却退出了黑豹。
人们震惊疑惑之余发现表面和谐的黑豹乐队实在暗流涌动。
原来那时乐队里栾川的女友被窦唯吸引,两人走到了一起。
没错,就是歌坛天后王菲,年轻有为的窦唯无疑是满身魅力,王菲也为之倾倒。
郎有情妾有意,自然而然走到一起,可是那时的王菲毕竟是栾树的女朋友。
同在乐队发生这样的事确实不光彩,成员之间也产生隔阂,于是窦唯离开了。
窦唯离开时,郭传林找上他:不要再唱黑豹的歌。
也是,黑豹的今天很大程度是窦唯带来的。
他如果继续演唱黑豹的歌,恐怕这个乐队很快就会无人问津。
窦唯同意了,从此再也没有唱过一首黑豹的歌。
后来30年后窦唯再次登台,他一言不发,只是在一旁敲了一首《殃金咒》。
只是因为那个口头协议。
曾经的一切好像一场梦,离开黑豹后,他组建了“做梦”。
随后《黑梦》横空出世,这个梦让听众如痴如醉、拍案叫绝。
后来窦唯和王菲结婚,却未能走到最后。
做梦乐队也不欢而散,谁也说不上来窦唯的选择到底是否正确。
后来他遇到了张培仁,彻底掀起一阵摇滚风暴。
张培仁的包装,何勇、张楚的陪伴,魔岩三杰成为那时最耀眼的光。
最后,这道炽热的光在香港彻底点燃。
海潮之后,是新的高峰如果说此前的窦唯已经是中国摇滚的高峰,那么这时的窦唯,在峰顶又开辟一座高山。
1994年12月17日,那天晚上的香港刮起风暴。
红磡体育场成为风暴镇正中心,万人空巷看窦唯。
窦唯出场,带来《高级动物》,一开口,令人惊愕,先是不解,后是震撼。
一段长长的独白,似吟唱,似呐喊,又像恶魔低语,将人性剖开示众。
人们疯狂了,后来当窦唯拿起笛子,场面更是一度失控。
后来不知为何,窦唯在台上竟然罕见的忘词了。
不过即便如此,现场气氛仍然不减分毫。
这是中国摇滚史上最为辉煌的三个小时。
而在这一晚之后,窦唯成为中国摇滚界的一个符号。
为中国摇滚的里程碑画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可是那天晚上多么精彩,窦唯心里就有多么冰冷。
《无地自容》创造了当时摇滚的巅峰,那时他才22岁。
后来的《黑梦》已经开始朝自我转变。
人们喜欢人潮人海中,喜欢梦的美妙。
大张伟更是狂热,听到了《明天更漫长》,他觉得这就是摇滚的巅峰。
可是后来的窦唯回头看去,只觉得幼稚。
他开始转变,《高级动物》就是他思考的结果。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早期的作品更好听,可是在他看来那不是真正的音乐。
于是慢慢的他开始转变,他开始思考那直击人性的歌词。
红磡之后,他慢慢退出了舞台,他不想表演唱歌,他只想创作音乐。
《艳阳天》《山和水》《幻听》,接连发行的专辑,人们发现窦唯真的变了。
他完全抛弃金属气息,取而代之的是淡然迷离。
这对于听众来说很难接受,这不是听众心中的摇滚,可窦唯依然我行我素。
后来在1999年的复兴门地铁站,唱响了一个时代的余韵。
人潮人海落,大隐隐于市21世纪到来,窦唯彻底淡出人们的视线。
2006年,狗仔卓伟发布一篇关于窦唯的不实报道,让窦唯怒火中烧。
后来他到报社讨要说法,可是卓伟却两次避而不见,第三次找上门的窦唯彻底愤怒了。
迟迟见不到卓伟,他又是愤怒又是无奈,在报社院子里点燃了一台车。
发泄怒火的同时也想以此来把这件事闹大,通过警方来讨要公道。
可事不遂人愿,警方的介入不仅没有让自己讨回公道,反被刑拘。
幸好最终只是赔偿7000元车损,并未被刑事处罚。
也许正是这之后他更加厌烦娱乐圈的混乱不堪,过起了隐居般的生活。
人们只看到他骑着自行车穿过胡同,在小摊里吃炸酱面,于是说他穷困潦倒。
可是谁能知道他的胸中沟壑?
他已经不屑于登台卖唱,唱歌不等于音乐,唱歌只是表演,他要做的是音乐。
他每年还在发专辑,可是销量已经大不如前。
即便如此,他也依旧过着这样的生活,乐在其中。
专辑销量低,不是江郎才尽,只是不想迎合市场。
在香港那一夜之后的专辑,尤其是《幻听》之后,他已经彻底转变了。
他在做自己心中的音乐,只是很早就创造了巅峰的他,如今的作品已经超越了时代。
正是因为这点,所以无人欣赏。
其实无须质疑,曾经的妻子,乐坛的天后,王菲的风格也是在窦唯的建议下形成;
大张伟听过《明天更漫长》之后直言“这才是音乐,这才是艺术。”
他更是说这首歌让他觉得自己再写其他已经没有意义了,已经到头了。
他说这是华语乐坛、摇滚界里写得最好听的一首歌,自己听卷了四盘磁带。
这首被大张伟如此推崇的歌曲是《黑梦》专辑中的一首,创作这张专辑时他才二十多岁。
这张被人称为伟大的专辑在如今的窦唯看来却是十分幼稚。
他已经超脱了曾经的境界。
GAI说“窦大仙离名垂千古只差一个死亡了,他就是我的标杆。”
没错,如今的窦唯被称为“窦仙”。
世俗的人说他穷困潦倒落魄不堪,实际上他是看破曾经大隐于市。
结语如今海潮落去,他回到人潮人海中。